《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2020.12更新

发布时间:2021-01-04浏览次数:1254

《语用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语用学

【课程英文名称】Pragmatics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程

【适用专业】语言文学专业和翻译专业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先修课程】语言学导论

【总学时数】36          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2   实验(实践)教学时数:4

【总学分数】 2

【执笔人】 何春燕

【审核人】孙珊珊

【编写日期】:202012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属专业选修课性质。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有:

1)揭示意义研究的基本规律,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语用学这一核心语言学领域最核心的概念、最经典的课题、最主要的理论和最前沿的发展,从而加深对语言这一人类社会普遍现象的理性认识。

2)通过研读文献和专题讨论,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运用语用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

3)在介绍语用学研究内容的同时,兼顾语用学研究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二、先修课的要求

具有高级水平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模块

周次

讲座

专题讨论

1

1

绪论

 

2

意义与语境

 

2

3

指示

汉英指示语的语用对比研究

4

5

预设

语用预设与批评话语分析

6

3

7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与外语教学

8

9

(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会话含义与文学作品分析

10

11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与幽默话语

12

13

礼貌与不礼貌

日常话语中的(不)礼貌

14

4

15

语用学前沿研究

16

17

 

18

 

 

19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本课程以本科教学大纲为纲领性文件,并根据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与内容。主要教学方法有:

1)讲座课教学方式:学生课前研读教材相关章节+课上教师讲解+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讨论。

2)专题讨论课教学方式:学生课前研读相关文献+课堂讨论(兼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

本课程选用教材:

  1. 何兆熊等,2000,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何兆熊等,2011,语用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何兆熊等,2003,语用学文献选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其他教学参考资料:

  1. Leech, G. 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Longman.

  2. Levinson, S. D.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UP.

  3. Green, G. 1989. Pragmatics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New Jersey: LEA Publishers.

  4. Blakemore, B. 1992.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5. Mey, J. 1993.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6. Grundy, P. 1995. Doing Pragmatics. London: Edward Arnold.

  7. Thomas, J.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8. Yule, G. 1996.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 Verschueren, J. 1998.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Edward Arnold.

  10. Cummings, L.2005/2007. Pragmatics: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Edinburgh UP & Beida Press.

  11. Huang, Y.2007.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 Birner, B.2013.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Wiley-Blackwell Routledge.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过程性评价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学生总评成绩构成如下:课前预习+课堂讨论(50%);平时作业(共3次,占50%)。


  • 上外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