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5月23日】 英华人文季系列讲座
 
发布时间: 2012-05-07 浏览次数: 185

>>英华人文季是什么?

人文季将邀请对中国文化有研究、有兴趣的名师学者,面向英院以及全校举办系列讲座,围绕『何谓学贯中外』这一主题,引发听众切身思考。讲座形式分为两种,常规讲座与小型沙龙。讲座深入浅出,鞭辟入里,阐发宏大命题;沙龙平易随和,活泼生动,期求百家争鸣。

本次活动希望邀请同学主动参与、积极交流,一切探讨不为提供答案,更是期待生发观念与思路,力求在碰撞中迸发火花,诞生思想。

>>SEEKING有何含义?

追寻自我,追寻根源,追寻一个答案;追寻人文,追寻年少,追寻一种情怀

>>为何探讨『何谓学贯中外』?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外语学院的学子尽日沉浮于外文世界,在欣赏纷繁多姿的外国文化之时,该如何定位与构建自我身份?学贯中外是否已然仅供瞻仰的理想?上外学子是否能够身体力行将之实现?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首先来自于我们周围狭小而拘泥的一块,脚步所及,肉眼可望,方寸之地,有限风景。可是,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什么原因,开始有了探索那遥远未知的热忱?是风携卷而来的麦香,涛鸣,还是陌生语言的叹息和欢笑让你产生遐想,向往,与好奇?

我们从小生长在中文环境里,说中文,写中文,读中文,颂中文。几千年前那个叫仓颉的人创造出的方块样子的符号除去历史与文化的层层修饰与掩埋,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亲切而熟悉的交流工具。我们靠中文表情达意,书写记录,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对它产生情感,产生兴趣,我们试着理解它,研究它。就像孩子沿着小溪随便玩耍奔跑,后来突然发现了一条长河。零散的汉字,断续的词句,由此变得复杂、精妙、神圣,不知不觉地发源了中华文化的河流,浩浩汤汤的水面闪耀着熠熠的光辉——诗文歌赋连缀着词曲小说,下里巴人并行于阳春白雪——无论粗俗还是高雅,同样是我们的文化。

百川归海,有容乃大。我们沿河奔跑,奔跑的途中爱上了那条河流,同时开始好奇河流外的世界。河的尽头会是怎样浩渺的海洋?海洋联通了多少同样美丽的河流?对河流的热爱让我们不禁想去探索海洋,可若这探索必须舍弃自身河流的美妙,那又该如何是好?今日的世界文化进程,或许早已不能用简单的河流比拟,可是我们依旧需要探索,寻求出路。

出路会是怎样?人文季期待与您共同思考

主办方:英语学院团学联  英华学术部  河洛文化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