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院
School of English Studies
亮点特色:
1.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学科评估A+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是全国高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镇。
2.推行英语专业人文化教育,实行人才培养分类卓越。设有“英语专业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型人才培养实验班”(简称“人文实验班”)、“卓越拔尖人才班”及双学士学位项目,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以及高素质全球治理人才。开设本博连读项目,为学生成长搭建纵深成长通道。
3.人文底蕴深厚,学术资源丰富,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定期举办学术论坛、沙龙、工作坊、读书会等各类学术活动,多课堂联动,搭建人才培养的多元平台。
4.师资力量雄厚,中外教师强强联合,拥有国家级、上海市级高水平教学团队,科研造诣高,教学效果优,为学生提供高水平创新课堂与立体课堂。
5.国际化水平高,拥有交流项目、交换项目、暑期项目等多个海外留学交流平台;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创新开展“在地国际化”中外实时联合授课。
6.培养语言能力精湛、人文学养深厚、思想能力突出、中外文化融通、国际传播能力出众的卓越拔尖英语/翻译专业人才。学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优秀校友足迹遍布海内外。
学院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始建于1956年,英语学院本科阶段设有两个专业:英语专业与翻译专业。所依托的“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学科评估A+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2019年,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英语学院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英语学院,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明显优势和领先地位,成为全国重要的英语/翻译专业高端人才培养基地。英语学院致力于培养语言能力精湛、人文学养深厚、思想能力突出、中外文化融通、国际传播能力出众的卓越拔尖英语/翻译专业人才。
英语学院的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对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深度创新,推进英语专业的人文化教育,强调“英语专业不仅仅是学习英语的专业”,既夯实基本的语言技能,又注重扩大人文视野,拓展人文知识结构,培养人文情怀和思辨能力。英语专业人文化改革成效显著,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9年初,为进一步探索英语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为国家培养人文、社科与国别区域研究领域的高端专业研究人才,英语学院设立了 “人文实验班”,制定了“人文实验班”培养方案,以原典阅读课程、研究方法课程、中国文学文化课程以及国际化课程为特色,采用导师制,依托本博连读、国际化培养等平台,培养研究型拔尖英语人才,效果显著,获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人文实验班(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型人才培养实验班)
英语学院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应从本科抓起的理念,在英语专业人文化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创建“人文实验班”。“人文实验班”注重学生在建立中外文史哲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以小班深度研讨课、立体化课堂、中外联动等为特色,强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社科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能力,通过“新苗本科生学术论坛”和“学术写作大赛”等第一、第二课堂联动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向学术能力的转化,培养国家发展战略所急需的人文社科与国别区域领域高端专业研究人才。实验班每年在新生入学后开展选拔,择优录取,实行“导师制”和“旋转门制度”。2024年开始,学院招收外国语中学的保送生,成立“卓越拔尖人才班”,在前期“人文实验班”培养基础上,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全球治理人才为目标,打造拔尖人才培养2.0升级版。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原典阅读课程、研究方法课程、中国文学文化(英文)课程、国际化课程等。
英语学院学术基础深厚,学术资源丰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于1980年设立硕士点,1983年设立博士点,2003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五大学科方向齐全,下设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语言学研究、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翻译研究(笔译)、翻译研究(口译)、英国研究、美国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区域与国别研究(世界语言政策)等;2023年设立MTI英语笔译(法律翻译方向)项目。
学院设有多个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英语文学研究中心、英语专业人文化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数字写作研究与服务中心、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心、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等。各研究中心常设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及工作坊,定期举办海内外知名学者讲座、沙龙研讨、读书会与学术工作坊等活动,多课堂联动,搭建人才培养的多元平台。
英语学院拥有一支学术造诣精湛、教学效果优异、科研成果丰硕、梯队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优秀师资队伍。英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9人,包括特聘教授1人,顾问教授1人,教授21人,副教授21人,讲师2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4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5人。学院专任教师均曾在世界一流学府深造或访学交流。同时,学院大力引进学术水平高、学术背景好的外籍教师,为学生提供文学、翻译、写作、文化、语言学等多门类课程,并参与学生的专业社团及课外活动指导。
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是英语学院的优良传统。汇聚学院教师育人育才心路历程的《导师耕耘录》,迄今已编印47期,《人民日报》《文汇报》等重要媒体均做了报道,也多次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赞扬。
英语学院创建近70年来,涌现了一批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学术声望的著名学者、英语教育名家和翻译家,如英国文学专家、中古英语专家、乔叟研究专家、陶渊明诗歌翻译家方重教授,中古英语专家、弥尔顿研究专家陆佩弦教授,语法学家章振邦教授、张月祥教授,英语教育家、翻译家杨小石教授,英语语音学家许天福教授,英语教育家、教学法专家李观仪教授,以及英国文学专家、文体学专家侯维瑞教授等。
英语学院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上海市级教学团队,英语语言文学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8门,市教委重点课程立项12门,中国大学慕课7门,国际慕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上海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4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6门,上海市高校示范性本科课程1门,上海市思政教学名师2名,在全国高校同类院系中处于领先地位;多次获得国家级和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材奖;多次获得国家级和上海市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多位教师被评为“资深翻译家”;多次获得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多人多次承担多项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一项,为繁荣我国的外语教育与学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5年来,英语学院教师共出版学术著作、译著及教材 150 余部,其中包括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省部级教材 50 余部;在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宣读论文 550 余篇,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 57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20 余篇;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00余项。
英语学院始终秉持国际化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卓越外语人才。学院与全球多所顶尖高校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构建了覆盖本、硕、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学院的国际合作项目具有鲜明的国别多元化和类型多元化特色,包括:学位项目、学期交流交换项目、访学项目和暑期项目等。出国(境)交流的学生可申请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海外交流基金资助,或享受合作院校提供的学费减免等优惠。目前,英语学院学生可参与的优质国际合作项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国家/地区 | 合作院校 | 项目 |
英国 | 牛津大学哈特福德学院 (Hertford College, University of Oxford) | 本科暑期项目 |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 本科2+2双学位项目 |
本科学期项目 |
硕士双学位项目 |
博士访学项目 |
兰卡斯特大学 (Lancaster University) | 本科学期项目 |
硕士双学位项目 |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 本科学期项目 |
硕士双学位项目 |
莱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 本科2+2双学位项目 |
本科学期项目 |
硕士双学位项目 |
研究生暑期项目 |
美国 | 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 | 本科学期项目 |
蒙特雷国际研究院(Middlebur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Monterey) | 硕士双学位项目 |
宾州滑石大学 (Slippery Rock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 本科学期项目 |
蒙大拿大学(University of Montana) | 本科学期项目 |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 本硕3+2联合培养项目 |
德国 | 拜罗伊特大学 (University of Bayreuth) | 硕士交换生项目 |
硕士双学位项目 |
荷兰 | 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 | 本科学期项目 |
澳大利亚 | 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 科研合作项目 |
新西兰 | 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 本科学期项目 |
怀卡托大学(University of Waikato) | 本科学期项目 |
中国香港 | 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 | 本科学期项目 |
中国澳门 | 澳门大学(University of Macau) | 本科学期项目 |
中国台湾 | 辅仁大学(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本科学期项目 |
英语学院积极探索构建分类卓越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品学兼优的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卓越人才、“人文实验班”研究型拔尖人才以及双学士学位项目高素质全球治理人才。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人文学养和突出的思想能力,在历年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整体水平在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学生在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国际英语公共演讲比赛(IPSC)、 “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口译/笔译/写作比赛、“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高校跨文化能力大赛、中华口译大赛、海峡两岸口译大赛、上海市“话说东西”文化交流展示、美国奥斯汀协会征文大赛、中欧国际文学节创意写作比赛等省部级、国家级和国际竞赛中屡次获奖,在国内、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在国内、国际知名文学期刊发表原创诗歌与小说,在《人民日报》《文汇报》《南方日报》《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发表时评文章,在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观点,充分展示出英华学子深厚的语言功底、广博的人文视野和卓越的跨文化传播能力。
学院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学生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的培养,培育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组织力TOP100支部。特色品牌项目包括“方重翻译奖”口译笔译大赛、莎士比亚英语文化节、红色文化国际译述、“记忆的味道”传统文化叙事、研究生学术论坛、英华人文系列讲座和暑期社会实践策划大赛等。近年来,学院培育出红色文化国际传播、“记忆的味道”等多项国家级、市级创新创业项目。红色文化国际传播项目曾获“挑战杯”红色专项全国二等奖、普通赛道上海市三等奖,“知行杯”上海市赛二等奖;“记忆的味道”传统文化叙事项目曾获“挑战杯”全国三等奖、上海市特等奖。学院有7支常规志愿服务队,曾获进博会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学生在龙华烈士纪念馆、松江广富林街道、云间学校、12345市民热线等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龙华烈士陵园青年志愿服务队曾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英语学院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卓越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青睐。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去向主要为国内继续读研、出国(境)留学深造和直接就业。学院近五年毕业生793人,其中境内读研深造约26%,录取学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专业包括英语语言文学、翻译、法学等;国(境)外读研深造33%,录取学校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专业包括TESOL、文学、翻译、语言学、教育、传媒等;直接就业约41%,行业包括国家部委、教育、传媒、互联网等,如上海市各大中学、中国日报社、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
英语学院教学科研条件优越。学校图书馆内与英语学科有关的图书约40万册,其中英语语言文学资料中心(简称英文资料中心)由教育部重点资助建设,在英语语言文学方面藏书丰富,享誉国内。另有学术期刊和报纸200余种,影像资料1000余种,英语原版电影1000余部,电子数据库80余个。
学院拥有独立使用的多媒体教室21间,同声传译实验室1间,翻译技术实验室1间,社团活动室1间。另外,学校还有丰富的语言实验室及智能设备可供选择。
英语学院承担了诸多社会服务项目,如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考试等工作,以及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奥运资格赛(上海站)、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国际活动和重要赛事提供会务翻译服务。
了解更多内容,请浏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网站:http://www.ses.shisu.edu.cn。
微信公众号:上外英语学院 
咨询电话:021-67701355
邮箱:ses@shi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