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人文系列讲座”之三十:漫话我的翻译人生
 
发布时间: 2012-12-20 浏览次数: 332

主讲人:姚锦清 教授
    时间:2012年11月27日(周二)18:00
    地点:上外松江校区5270教室
    主办单位:英语学院
    欢迎同学们参加!
 
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国际交流日频,可是整个社会乃至决策机构普遍对翻译有本质性的误解。在高校各外语专业,甚至翻译院校和翻译专业,对翻译学科的认识也一样误区多多。作为一位在翻译一线工作30年,近7年在上外高翻学院从事笔译教学的实践者与中国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本人力求以“漫话”的方式,借助本讲座向上外学生展现真实的翻译世界,分享我“痛并快乐着”的翻译人生。讲座也会涉及翻译学科定位等亟需探讨的问题,尤其侧重介绍新设立的翻译专业硕士学位(MTI)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主讲人简介:
姚锦清,加籍华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英语系,获学士学位,198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获硕士学位。八十年代末定居加拿大,在渥太华创办新世纪翻译出版公司和《中华导报》。
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主讲专业汉英笔译,并主管上外高翻学院的翻译服务部和学生实习中心,负责一系列大型专业翻译项目(包括联合国文件、上海世博会文件、国务院新闻办外宣译制片等项目)的翻译、审定和管理,以及学生专业实践的指导。2005年至2010年担任上海世博会翻译项目的主要英译者和英文审校者,为保证世博会文件的翻译质量做出重大贡献。2008年4月起担任上海市语委英译专家和上海市公共场所英语应用监测专家,参与撰写并审定上海市地方标准《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10卷),并负责检查上海市18个区县的英文公示语应用质量;2010年2月起被聘任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主持的国家标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课题组专家。近5年内为国际组织和中国公共服务领域提供近百个专业项目一千多万字的翻译和审定服务。
1985年获中国首届“彩虹”翻译奖一等奖(韩素音翻译奖前身);1989年获国际加拿大研究会学术交流奖;1992年和1993年连续获得第四届梁实秋文学奖散文翻译第二名和第五届梁实秋文学奖诗歌翻译第一名。出版译著作20余部,约3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