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璐,1987年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青年),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志远卓越学者、志远青年学者。兼任《文汇报》特约专栏作者,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理事,上海市外文学会理事,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理事等。
研究领域:世界英语文学(尤其是20世纪、21世纪英语小说),文明互鉴与中外文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美国研究等。
主要经历:
2010年—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博连读
(其间:2014年—2015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文系,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6年—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
(其间:2018年,香港科技大学,混合式教学研修班)
2018年—202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其间:2019年,美国哈佛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2023年至今,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主要学术成果:
一、A&HCI期刊论文
Between Utility and Aesthetics: Localization of Western Theories in the Rise of the Modern Chinese Short Story, Neohelicon, Nov. 2025.
The “Mystery” of American Chinatown: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Between Literary Representation and Social Reality, Journal of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pr. 2025.
Afterlives of Letters: The Transnational Origins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China, Japan, and Korea (review), MFS: Modern Fiction Studies, 71 (3), 2025.
Hernan Diaz on “Trust” in Literature, Critiqu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66 (5), 2025.
Achieving Humanity through Animality: A Study of the Birds in Kate Chopin’s The Awakening, Journal of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70 (1), 2023.
The spatialized narratives in Alain Robbe Grillet’s “The secret room” and Wang Anyi’s “The public kitchen”,Neohelicon, 48(1), 2021.
Sigrid Nunez on the Writer's Life, MELUS, 46 (1), 2021.
Every Novel is a New Country, Critique: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61(3), 2020.
Willa Cather's Negotiations in Frontier Myth: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My Antonia and Turner's Frontier Thesis, Journal of the West, Dec. 2018.
二、CSSCI来源期刊/集刊论文
论21世纪美国“新”历史小说的三种亚型,《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2期
论文学老年学批评范式的建构——以乔纳森·弗兰岑《纠正》为例,《外语教学》,2025年第1期
论世界文学研究的新进展对民族文学研究的启迪:以美国文学研究为例,《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4年春季刊
美国唐人街文化表征的历史流变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3期
从游朝凯的《唐人街内部》看亚裔美国人的“夹层”困境,《当代外国文学》,2022年第4期
研究性教学理念及其在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实践,《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1期
“缺失的伊甸园”:约瑟夫·奥尼尔《地之国》中的美国民族性反思,《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1年秋季刊
杂糅的意义:杰弗瑞·尤金尼德斯《中性》中的“自我重塑”传奇,《外语教学》,2021年第4期
美国的宗教信仰之谜:探析《圣洁百合》中的公民宗教,《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伟大的美国小说”与美国民族性的建构—反思—重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年第2期
美利坚民族性建构与后冷战时代美国国家身份危机,《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年第2期
关注学生审美体验的英语文学教学及其审美教育意义,《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1期
美国“后种族时代”话语的建构与解构——从保罗·贝蒂《出卖》的讽刺艺术窥探当代美国的种族问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自由”的悖论:读解乔纳森·弗兰岑小说《自由》中的矛盾与和解,《当代外国文学》,2018年第3期
语言技能与人文教育双璧合一的英语专业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2期
同情的困境:《同情者》中的世界主义伦理和反讽主义实践,《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第3期
美国亚当的田园主义情怀——读解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的美国民族神话及其当代启示,《国外文学》,2017年第1期
“悲剧现实主义”的冷酷与柔情——评乔纳森·弗兰岑新作《纯洁》,《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6年第2期
从“悲剧现实主义”看当代小说的坚守与创新——解读乔纳森·弗兰岑新作《纯洁》及其小说创作观,《当代外国文学》,2016年第2期
胜利的焦虑:从后冷战时代美国小说探究当代美国民族危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自我”的奥德赛:从弗兰岑的“纠正”看当代美国文化走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凯特·肖邦的达尔文情结——艾德娜觉醒之路的一种解读,《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5年春季刊
别样的建构——凯瑟《我的安东妮亚》和特纳边疆学说的比较阅读,《国外文学》,2014年第3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校美国文学教材述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3期
三、《文汇报》特约专栏文章
经典名著改编为何屡屡成为浮士德式的交易?——从法国新版电影《基督山伯爵》说起,2025年11月5日
失序的人生,用艺术完成重建——纪念查尔斯·狄更斯逝世155周年,2025年9月24日
颠覆马克·吐温:戴着镣铐的舞蹈——评2025年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詹姆斯》,2025年6月25日
百年钟摆下,世界仍活在《达洛维夫人》的时代,2025年6月11日
历经沧桑,他们用虚构寻求人生的和解,2025年5月7日
如果不是她将简·奥斯汀的书信付之一炬,2025年3月19日
剧版《百年孤独》让我们收获了文学经典的两次馈赠,2025年1月8日
身在语言和神话之中的人,同样身在平凡的人间,2024年8月23日
阅读是心智在天地间的一场徜徉,2024年8月14日
穿过故事的真相,看清叙事的真相——与普利策小说奖得主埃尔南·迪亚斯谈《信任》,2024年6月12日
爱月亮,也爱六便士——纪念毛姆诞辰150周年,2024年3月18日
优秀的文学翻译不能仅靠译者情怀,2024年1月3日
过强的代入感消弭了它本该与读者保持的距离,2023年9月27日
文学的魅力,也许就在那踉踉跄跄的迟疑中,2023年5月31日
别有洞天:探寻藏在绘画中的文化史,2023年5月7日
“不确定性”是人类生活“确定”的常态——评《历史的恐怖:西方文明中生活的不确定性》,2023年4月9日
他的小说几乎完美地串联起了他的整个人生,2022年9月14日
当种族主义的幽灵在“后种族时代”的美国飘荡——评新近引进出版的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黑男孩》,2022年8月17日
正是在这些告别中,文学产生了——评路内的长篇小说新作《关于告别的一切》,2022年6月26日
让北美的铁路华工不再隐身于历史,2022年6月11日
《了不起的盖茨比》曾让菲兹杰拉德走向绝望,2022年3月18日
味蕾的记忆与记忆的召唤——读蒋韵新作《北方厨房》,2021年9月24日
“埃莱娜·费兰特是谁”如何成为当代国际文坛的超级谜题,2021年3月31日
作家们,小心同行!2021年1月6日
40岁之前写回忆录是有风险的——评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20年5月13日
漫长的回馈:那些滋养了作家们的旅行,2019年12月31日
在何种意义上汉语是一种“世界文学”,2019年8月26日
他把文学的读者带入了20世纪——纪念海明威诞辰120周年,2019年7月19日
文学试图解答的问题只有一个——评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西格莉德·努涅斯作品《朋友》,2019年4月2日
她的矛盾性格至今是评论界的争议焦点,2018年8月22日
突然之间,弗兰岑在国内变得热门起来,2016年11月9日
其他重要报刊评论文章
诗心仍属人间,《社会科学报》,2025年8月28日
荧幕女性故事还可以做得更好,《社会科学报》,2024年12月12日
萧红的“半部红楼”迎来了大洋彼岸的“高鹗”,《中华读书报》,2018年11月21日
喧嚣中必有人向往独处与沉静,《北京青年报》,2016年12月9日
四、学术专著
《“自我”迷思: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小说与民族性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独著)
《后冷战时代美国小说中的美国性》,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独著)
《美国大众文化软实力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合著)
《新时期美国文学研究的历程:1978—199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合著)
《印迹深深:冷战思维与美国文学和文化》,南开出版社,2017年(合著)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第四卷《美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重庆出版社,2016年(合著)
五、 主持科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在研
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在研
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在研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已结项
上海市哲社基金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已结项
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已结项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已结项
六、 主持教学项目
202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英语专业研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在研
202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研究性教学理念的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教改实践”,已结项
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英语拔尖人才培养中文学教学的意义与实施路径”,已结项
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卓越人才培养中的英语人文教学理论与实践”,已结项
主要荣誉
2025年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青年)
2025年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
2025年入选上海外国语大学志远卓越学者
2020年入选上海外国语大学志远青年学者
2016年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
202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2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2022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学奖二等奖
202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2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23年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
2023年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
2020年第五届“外教社杯”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
2019年第四届“外教社杯”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特等奖
2018年第三届“外教社杯”上海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
2020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
授课情况
本科生课程:人文阅读(英语学院,卓越学院)
硕博研究生课程:美国后冷战小说研究,美国文化专题研究,英语文学研究:前沿与方法
慕课课程:英美长篇小说赏析
联系方式: sunlu@shi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