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动态》:英语专业人文化课改系列专题报道之(二)——访查明建院长对英语学院课程改革之看法

发布时间:2012-12-11浏览次数:932

【编者按】英语学院的课程改革已开展了两年多,取得的成效日益明显。但是,改革的初衷、理念和目标,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接受。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教授接受《英华动态》学生记者专访,就仍然困扰大家的几个问题做出了回答。且听查院长解释英院的课程为什么要改革,该如何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1. 学院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人文教育这样一个抽象高远的概念具体化为每一个人可感可触的东西?

查:人文教育理念要融入学生具体可感的日常学习中。改革之前,我们从理论上探讨了英语专业的学科性质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继而统一思想,梳理课程体系,使基础课程体现连贯性、进阶性,同时对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进行优化,以提升课程的专业品质。课堂教学中,学院鼓励教师深入挖掘课文内容并将其延伸,以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思辨能力。课堂教学外,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人文活动,积极营造人文氛围,意在让同学们于潜移默化中获得人文启迪。我深信待同学们毕业后与其他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交流和比较时,会深切感受到英华人文的滋养,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开拓了心智的境界,人生有了更高的立意和追求。

 

2. 儒雅学术风如何与90后张扬的性格相结合? 传统人文脉络在当代社会应如何既延续传统,又与时俱进?

查:人文精神里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即个性化的知识人格品质。知识分子只有具备了比较健全的知识结构、比较深厚的人文修养和思辨能力,其个性才富有人格魅力、感染力和力量。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最需要有自己的个性,最值得提倡、最值得欣赏的个性,就是不媚俗,不同流合污,不屈服于平庸的人生价值观,敢于抵抗各种各样物欲的诱惑,在充满了喧哗与骚动的时代,仍保有知识分子的傲然品格和内在的精神气度,坚守自己的理想,不断去追求。

文化传统不应是只停留在典籍、知识谱系层面或是文化学者的阐述里,而应是活在一个民族当下的生活中。大学是文化传承之所,是传承文化传统的主体力量。大学人,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继而反思传统,传承文化的精华,与现代意识相结合,才能有所创新,与时俱进。

 

3. 有质疑说,人文治标不治本,就现阶段看来,人文课改进展顺利,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您怎样看待这样的质疑?就人文综合素质而言,您对我们有什么期许?

查:人文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民族人文素质的整体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我们无法彻底改变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也没有力量改变整个社会环境,但“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我们可以改变英院的环境,为同学们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尽可能多地弥补过去的缺失,尽可能多地积累内心的人文力量,在这种氛围中,感思、感奋。将质疑化为对成长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想象、憧憬。我希望我们学院培养的学生有一种高迈的人文气度,带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拔的人文精神,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文情怀,使我们这个社会和谐、美好些。我相信只要自己内心有足够强的心理力量和人文底气,这个时代也同样能出超越世俗的知识分子!

 

4. 获取大量的人文知识就意味着拥有人文情怀吗?如果不是,中间需要怎样的内化和升华?

查:书读得多,并不必然会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和人文情怀。人文修养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人文思维方式的激活和创造、人文精神品格的提升和超越。这需要一个良好的读书心态。读书是为了健全和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摒弃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读书观。钱钟书先生说:“大学问家的学问跟他整个的性情陶融为一片,不仅有丰富的数量,还添上个别的性质;每一个琐细的事实,都在他的心血里沉浸滋养,长了神经和脉络。”无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人文知识的积累,均应如此。

我们经人文经典、名篇佳作进入作者的心境,直接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生命和伟大人格,与这些伟大的心灵相对而坐,自己的心灵也获得陶冶,潜移默化之中开拓了自己的心智境界,内化了从人文经典中获得的感思、启迪,获得了一种人文力量而自我升华。

 

5. 本科学制是四年,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在读时间也就三年左右。实习,找工作,活动等事情占据了很多上课时间,致使专业课学习时间大幅缩水,这会影响课改的推行吗?课改是否想过改变这一个现状?

查:大学是要关心毕业生的就业,但就业、求职并不是大学办学目标和宗旨,如果那样,就背弃了大学教育的意义。大学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的事业,关心其终身发展。大学培养的应该是追求知识和真理的人,是追求事业的人。人文化教学改革其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人文化教育,让学生不屈服于平庸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更高的人生立意和追求,有自信和心理力量,去抗衡短视的、功利化的人生观。“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苏轼在《贾谊论》中所说的话也是我想提醒同学们的话。过于注重眼前利益,过于功利,人生就走不远。“君子不器。” 把自己作为一个谋生的工具,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太可惜了。应有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和向往,才不会被眼前的东西所羁绊。作为英华学子,我希望你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应该是你们身上的人文修养和内心中的人文精神,由内而外投射出来的人格气质和精神风度。这些能帮助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优美!

 

6. 我们发现在同学中存在一种现象:羡老师们口中那个美好的人文世界,对很多书籍和理论心向往之,但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只能临渊羡鱼。当我们问及何不退而结网时,同学们多是说自己把握不了这个尺度——如果一心扑在基础夯实上面,不像是一个读文学的大学生,心有不甘;如果看很多推荐书目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您对此有何看法?这会是课改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吗?

查:人文经典,宜早宜多。大四的精读课已经改为人文社会科学经典导读,大一、大二的泛读课,老师们也已精心挑选了语言难度比较合适的人文经典名篇作为阅读材料,引领同学们阅读和思考。其他课程也相继展开教改探索,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内涵。学院还将组织读书会之类的活动,请老师指导同学阅读经典,作为教改的补充。

人文化改革是个系统工程,除了调整课程设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丰富课堂教学人文内涵,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补充来引领学生,如举办“英华人文系列讲座”等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目的就是让同学们从课内到课外,都有机会接触和感受到人文的魅力和人文世界的美好,知之、乐之、好之,从中获取力量和智慧。

 

7. 常听到老师讲起西南联大,老师回忆联大时的神情总是充满了向往和崇敬。为老师会对联大情有独钟?对联大的情结可是推动教改实施的一大精神动力?昔日的联大对于今日的英院有何借鉴作用?

查:我是80年代初读汪曾祺先生的作品,知道曾经有所大学叫西南联大,从此对西南联大心驰神往。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希望自己能像联大的老师一样,敬业、教书、治学。调到英语学院工作后,我首先思考的就是英语学院和英语专业的未来发展问题。在思考中,我意识到当代外语界的大家都是三十年代清华或四十年代西南联大的学生,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就?西南联大的外语教育理念在他们的人生和事业发展起到哪些作用?在研究了三、四十年代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外文系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之后,我坚定地认为,英语专业教育应继承和发扬中国外语教育的人文传统,进行以人文通识教育为核心的人文化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培养国家所需要的英语专业高端人才。

我从西南联大获得了为师、为学、为人的启迪,找到了为人师者的榜样;在英语学科建设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获得了最早、最深刻的启示。汪曾祺先生说:“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我要说:我如果不是读了那些人文经典,读了西南联大,我不会成为这样的老师,不会对我们的学生抱以这么深切的寄望,也不会想到要去做艰难的人文化改革。

 

8. 我们知道査老师为课改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持着您在这条看似艰难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查:支持我坚持的力量有多种来源,它们在我内心形成了一种合力,鼓舞着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阅读文学经典和人文经典,使我获得了内心的力量;阅读西南联大、老一代学者的回忆文章,使我找到了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者的榜样。每每阅读他们,都能获得新的力量。

另外一种力量,来自学生、同事和学院的前辈学者。我留校后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在我眼里,那是一个又一个远大前程,一个又一个精彩人生。我提出的人文化改革理念,得到学院其他几位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以及学院资深教授的鼓励。章振邦教授曾深有感触地说:学院现在进行的人文化改革,是他们那一代人想做但囿于历史条件而无法做到的事情。先生的一番话,让我深为感动,深受鼓舞。

还有一种力量来自巨大的责任感。我们应该以培养英语专业高端人才为己任,在全国英语专业面临发展危机之际,高瞻远瞩,立意高远,率先探索出一条英语专业高端人才培养的道路,成为引领全国英语专业发展的旗舰! 英语专业人文化改革已初见成效。我坚信,我们可以做得越来越好!

 

9. 您对课改寄予什么样的期待?(您理想中的课改成果是什么样子的?)

查:我们提倡语言技能课程的人文化。在语言技能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有人文意识,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拓展学生人文知识面;在人文知识课程教学中,则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术表达能力、学术写作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如此,才能既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人文底蕴和思辨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最理想的教改成果,是这样的愿景:多年以后,我们的毕业生回望大学时代,回想英华四年,深深地感怀、感念英语学院的人文教育,他们也会说:“我要不是读了上外英语学院,也许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至少人生不会走得这么远,成为一个现在这样的人。”

 

 

《英华动态》学生记者/许婉蓉 唐华 林琳 林子靖

  • 上外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