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人文系列讲座”第七十讲
题目:文化大传统的召唤: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
主讲人:叶舒宪教授
主持人:查明建教授
时间:2015年10月21日(周三)18:00-20:00
地点:松江校区5128教室
主办单位:英语学院
内容简介:
大传统理论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学派近年来提出的理论,将文字传统视为小传统,无文字的文化传统视为大传统,通过探索大传统的媒介符号——图像与物,将考察神话与历史的视野扩展到史前时代。将大传统的符号系统进行梳理,给象形汉字的小传统找到符号编码的原型,将甲骨文金文视为二级编码,将经典文献视为三级编码,秦汉以后的所有写作则为N级编码,据此考察华夏的文化文本,长达八千年之久。揭示被文字遮蔽的历史文化信息,给中国文学和文化研究带来创新范式和方法——四重证据法。
参考读物:
《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文学人类学教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主讲人简介:
叶舒宪,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神话学会会长,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9-2000年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英国学术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访问教授;2003年、2010年荷兰皇家学院访问教授。2006年新西兰奥塔哥大学讲座教授。2009年台湾中兴大学客座教授。曾在《中国比较文学》、《民族艺术》等刊开辟个人专栏,所倡导的文学人类学已形成新流派。出版《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中国神话哲学》、《<诗经>的文化阐释》、《庄子的文化解析》、《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千面女神》、《熊图腾》、《金枝玉叶——比较神话学的中国视角》《原型与跨文化阐释》《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等专著30余部、译著《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苏美尔神话》等6部。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文化》《哲学研究》《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4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