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社科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叶舒宪研究员为我院学生开办讲座

发布时间:2015-10-29浏览次数:299

社科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叶舒宪研究员为我院学生开办讲座

20151021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叶舒宪教授应邀参加英语学院“英华人文系列讲座”第70讲,带来了题为“文化大传统的召唤——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精彩讲座,生动地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新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在研究中国文化发展动因中的实践。此次讲座由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教授主持,众多师生也前来聆听了该场讲座。

讲座伊始,叶教授首先解释了主题中“文化大传统”的新定义。不同于传统中以精英文化为大传统、通粗俗文化为小传统的认知,叶教授针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和多层叠加、融合变化的复杂情况,摒弃传统的二分价值判断,将汉字编码的文化传统叫做小传统,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则视为大传统。他认为,文化大传统深埋于文字发明前的“野蛮”中,作为一种更深刻的文化基因和编码模式留存镌刻于出土文物、口头文化中,并影响着从甲骨文直到当代文化学的发展。这一传统从人类起源即开始沉淀,比文字存在的三千多年时间长远数百倍,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动因,在文字产生之后亦稳定地影响着文化的演变。因此,对中华文明的理解、甚至是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更应还原到文明的发生之根,来透析文明体系核心价值的生成。这一新颖的观点引起了在座师生的极大兴趣。

随后,叶教授介绍了在文学人类学对人类从部族、村落走向城市这一过程的研究中,人类学方法的重要性,他详细地阐述了研究中的四重证据和五种叙事,在文字叙事(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和口传叙事为代表的一、二、三重证据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来自于考古出土的器物及图像的第四重证据,这些比文字更久远的符号往往对蕴藏着更深远的文化意义。他强调,对于前三重证据,现当代文化人相对熟悉,但对于第四重证据,其背后更丰富的传统经常不被重视,或缺乏针对它们的探究。由此,叶教授提出了一套新的文化文本编码解码规则,将非文字符号作为一级编码,甲骨文和金文及其后的文字作品为二、三级直到N级编码,以此类推,像经典著作《红楼梦》、畅销名作《达芬奇密码》、《哈利·波特》系列,以及卖座电影《让子弹飞》,还有莫言和村上春树的小说等耳熟能详的作品,都与这一编码方式及其背后的大传统息息相关,将文化人长期局限于文字的视线扩展至前文字时代的文化根源,并从这一根源入手解读文化传统形成与发展的密码。

接着,叶教授重点分析了这一方法在研究中国玉石崇拜传统中的具体应用。叶教授细述中国玉器传统,展示了中国玉器始源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等时代的出土玉器的照片,分析玉器的用途和分布,阐释了“玉”的宗教权力象征,并认为,玉作为一种“天”、“神权”信仰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着显著的体现,如夏桀的“玉门”传说和相关考古发现、长期作为皇帝象征的玉玺,或是儒家君子理想中的“白玉无瑕”、“温润如玉”、“化干戈为玉帛”等俗语,乃至《山海经》中对于和田玉产地新疆昆仑山的神圣化,都或多或少显示了古人对“玉”共同的特殊崇拜。叶教授认为,这一文化传统也对中国历史发展具备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认为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对“玉”的信仰和崇拜已经在文化层面上统一了中国。“玉”在传统观念上的特殊意义,也推动了中国疆域演化和贸易发展。叶教授列举了相关的书籍记载,其中提到寻玉之路“千人往,百人返”,玉作为一种信仰的震慑力以及驱动力,使历代统治者对昆仑山之玉趋之若鹜,加速了从昆仑山到玉门关的道路开辟,中亚对中原输出的玉石交易同样促进了中西贸易的沟通和扩展以及现代意义的“丝绸之路”的产生。在这个意义上,叶教授也指出,“丝绸之路”更应该命名为“玉石之路”,前者为西方人对此路的命名,而后者更能代表中华民族对玉的特殊信仰。

在本次讲座中,叶教授从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对中国的文化大传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形象而有趣,他介绍的新知识和新方法极大地拓宽了学生们对文化认知的视角,不仅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到文化大传统及其在中国文化发展及民族认同感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更好地帮助其了解文学作品中潜在的文化密码和隐含意义,拓展了他们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英语学院)

撰稿人:赵艳梅、张天媛


  • 上外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