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30日】孙璐: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性”反思

发布时间:2016-05-20浏览次数:495

美国研究系列讲座(四)

题: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性”反思

主讲人:孙璐

时间:530日上午10:00

地点:松江校区5204教室

主办单位:英语学院  



内容简介:

冷战的结束为西方自由主义吹响了胜利的号角,却为绝对赢家的美国带来了“胜利的焦虑”。 没有“邪恶帝国”的苏联作为“他者”,美国又将如何定位“自我”?事实上,在美国保守派看来,冷战为美国消除了“外忧”,却从未减轻“内患”,美国在一致对外、与共产主义斗争的同时,在国内还经历着一场“文化战争”,这关乎“我们是谁”的大问题。与此同时,美利坚“分”众国的担忧使多元文化主义也成为世纪之交美国学界的争论焦点。新世纪伊始,9•11事件给予美国必胜论致命的一击,噩梦之后的美国人能否继续“美国梦”?在新千年之交、特别是横跨冷战胜利和9•11灾难的十余年,美国作家和思想家纷纷投身有关“美国性”的大讨论,反思美国“自我”的危机、探究“美国性”的本质、寻求解决当代美国困境的出路。讲座将结合后冷战时代出版的四部美国小说,读解“美国性”及其相关的争议热点,探讨美国长久以来“自我反省—自我新生”的传统。


主讲人简介:

孙璐,文学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美国文学、美国文化等。近年曾先后赴美国、英国、奥地利、加拿大等多国访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冷战思维与美国文学和文化”等,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参与编著、译著数部。


  • 上外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