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英语学院举办第一期“教学沙龙”

发布时间:2019-04-02浏览次数:360


 327日,英语学院举办了第一期“教学沙龙”活动,这是教继语言学、文学、文化等各专业沙龙活动之后,又一次教师自发组织的沙龙研讨活动。“教学沙龙”缘起于学院每年科研报告会中的“人文化教改研讨”专场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们分享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探讨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人文内涵、提升教学的专业品质,推动研究性教学,实现学院高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期沙龙邀请查明建和王欣两位教授为主讲老师,高健、陈琦、侯靖靖、龚芬等共12位教师参与讨论,由沙龙负责人许立冰老师主持。



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首先,王欣老师以“人文化英语教育与跨文化深耕能力培养”为主题,阐释了人文化教学理念之下的人才培养,学生通过联想思维习惯的培养,建构自主学习的动力,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同时,不断提高跨文化深耕能力,实现自我的可持续成长。王老师以诗歌教学为例,谈到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教材的调整与丰富,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启发、对话、联想的教育方法。查明建老师首先介绍了全国英语专业的现状和各大学英语专业纷纷进行改革探索的趋势,谈学院如何在八年来人文化改革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化专业教育改革。目前,学院正在创建“英语专业人文社科研究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查老师介绍了创建“人文实验班”的初衷、目标和实施方案,希望以“人文实验班”作为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平台,加大专业改革的力度,探索高端化、精英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向全院推广。通过实验班的创新模式和标杆作用,整体提升学院人才培养的水平,打造一流本科,并由此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实现由偶然到必然、由个体到群体的高端专业人才涌现。




两位主讲老师对英语专业教育的热爱与追求,激发了在座老师们的探讨热情。大家侃侃而谈,畅所欲言,大从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博弈、人文教育的内涵、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小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毕业去向的选择、师生相处的分寸、课程数量与质量的调整等各方面展开讨论,气氛热烈。



英语学院历来有举办沙龙活动的传统,这是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重要平台,学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对外语人才培养规格和外语教育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外语教育处于深刻的转型发展阶段。外语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学院将继续推行各项高质量的学术研讨活动,推进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为学校高水平人才队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助力。


  • 上外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