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汉学范式与典籍翻译

发布时间:2019-04-16浏览次数:451

4月10日下午,英华笔译社邀请学院资深外教Curtis Evans开设工作坊,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应用汉学方法,从事中国典籍翻译。本次工作坊为英华笔译社创社预热活动之一。

被问起应该如何介绍他,Curtis谦逊地表示自己仍是一个还在学习如何翻译、学习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学生”。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的Curtis拥有着深厚的汉学功底,在英语学院开设了多门翻译、写作和文化课程,同时也是学院承接的《习近平用典》(第一辑)英译项目的译审。


本次工作坊用文《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正是选自《习近平用典》。为保证参加工作坊的同学能够有满满的收获,细心的Curtis提前为大家准备了文本,建议同学们先尝试自己翻译,然后再来工作坊交流。(感兴趣的同学,依旧可以通过扫取海报中二维码获得文本。)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是习近平主席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讲话时所引用的古典名句。原典出自《史记•殷本纪》。作为现代的读者,在阅读这样的文言文文本时,即使对当时的历史与人物有所了解,也未必能够完全理解字里行间的全部内涵。但,要做好翻译,就必须透彻地理解原文,这是翻译的前提。针对原文中的小小一段原典和半页释义,Curtis提供了长达16页的参考译文与注释,在他的悉心拆解与分析下,当代读者与文言文之间的隔膜被逐渐瓦解,文本的意思也逐层呈现出来。

本次工作坊最吸引同学们,就是Curtis在典籍翻译中引入汉学范式的做法。尽管诸如“训诂”、“汉学”这样的术语听起来有些高深,但在汉学范式指导下的译文并不艰涩难读,反而不仅帮助译者打通原文,而且最终的文,因参照了汉学范式,无论是在行文还是在格式上,都极度严谨。尤其是后一点,在以往的典籍外译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导致编辑工作量的增加,影响出版效果。

    短短90分钟的工作坊,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即使是分段与标点,也透露了译者和译审的用心。本次工作坊过程中,Curtis还谈及了以往翻译课堂中反复出现的、也是让同学头痛的问题:何时增?何时减?形式与内容究竟如何取舍?如何应对意合的中文和形合的英文之间的思维差异?身为资深译审Curtis,从一位母语为英语的外教视角,为同学们提供了极具参考性的解读。此外,Curtis所展示的Flesch-Kincaid可读性测试参考数据也对正在学习中译英但却不知如何把握用语复杂程度的同学颇有启发。

出席工作坊的同学不时主动发问,Curtis不仅耐心回答,还十分鼓励,工作坊氛围轻松严谨。

英华笔译社由上外英语学院教师牵头,以接轨高级翻译训练、培养可用勤思人才为目标,主要社团活动有翻译项目、竞赛辅导、专题讲座与工作坊和社刊编撰。社团目前处在草创阶段,将于4月底进入试运营。



  • 上外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