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学习│重温红色记忆,奋斗初心不改

发布时间:2020-06-24浏览次数:5560


重温红色记忆,奋斗初心不改

——英语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四史”学习活动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启了“四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从时间上来说,“四史”学习提供了一个以史鉴今,从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的契机;从空间上来说,“四史”学习是在全国铺开的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学习。英语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以“学习‘四史’,鉴往知来”为支部“四史”学习主题线,在疫情特殊时期将革命故事记载、历史文化还原、家乡风貌变迁作为三个党群阵地概念,以线串点,深入探寻中国故事,增强党性修养,进一步丰富样板党支部的功能建设内涵。支部成员重走8个省市14处红色文化纪念地,在鲜活的史料中体悟“四史”,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党支部书记李钰煊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表现出超乎想象的强健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有信仰力量的支撑。学习“四史”的关键,在于从“四史”教育中汲取信仰之力,把稳思想之舵。

党支书李钰煊进行动员讲话


一、革命故事记载

近代革命史是“四史”的一个重要缩影。学习“四史”,“革命”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从学习红色革命史到自我革命,英语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从

敢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1925年春,我国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从上海传到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中共刘集支部。支部党员冯学思带领大家来到山东省东营市的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见证星星之火在刘集燎原的全过程。

冯学思分享红色刘集故事


来到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烈士陵园,支部党员周香以王子玉、魏正斌、江上青、彭雪枫、王允昭五位先烈的英雄故事为线索,重温了豫皖苏边区的革命历史。

周香参观泗县烈士陵园


19458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的展厅内,支部党员徐敏看到了陈列展出的近200幅历史照片和当年现场的部分实物,这些史料直观地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徐敏介绍千人坑遗址


作为解放战争初期华中革命心脏,苏皖边区政府是抗战胜利以后华中地区统一的、民主的地方最高自治政府。支部党员刘瑞睿介绍道,苏皖边区政府诞生于历史大转折时期,又处于重要的战略地区,政绩斐然,很短时间内便跻身于“全中国民主建设的楷模”行列。

刘瑞睿参观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19475月,在山东省蒙阴县发生了一场闻名中外的战役——孟良崮战役。支部跟随党员王璐洁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感受当年华东野战军以压倒一切的气概,以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一举全歼国民党军队的整编74师,拉开了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

王璐洁介绍孟良崮战役


1948年下半年,解放战争进入第3年,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916日至24日进行的济南战役,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来到济南战役战场遗址,支部党员张飞越深深感受到这里铭刻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坐标。

https://v.qq.com/x/page/t3103e0d5rd.html

张飞越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


红岩伟业垂青史,英烈精神励后人。支部党员胡倩倩走进重庆市歌乐山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大型浮雕《不朽》生动诉说着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事迹。

胡倩倩介绍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1949423日,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获得新生,永远归入人民的怀抱。在南京市渡江胜利纪念馆,支部党员李钰煊久久伫立在“伟大的胜利”浮雕旁,在这段铭心历史中汲取党性之力,让初心薪火相传。

李钰煊参观渡江胜利纪念馆


二、历史文化还原

四史”学习离不开文化传承,传扬历史是发挥文化功能的重要前提。红色文化首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英语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最大化利用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内涵的历史余韵转化为个人的精神力量和情感认同。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和六年上外人,支部党员严芸再次来到鲁迅纪念馆。与鲁迅先生同行,先生“立人”的思想核心深深印刻进了她的脑海。

严芸参观鲁迅纪念馆


作为“红三角”之一的广东韶关,是党和军队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地:八一南昌起义;长征期间的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纪念地遗址;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祖屋”…据五岭之口,当百越之冲,家乡的诸多红色文化传承都让支部党员李丹丹颇为自豪。

李丹丹分享韶关红色故事


支部党员廖培英眼中所见的红色文化,是福建上杭古田对八闽红色文物遗产的保护与传承。1929年隆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点燃了古田会议的胜利之火;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古田成为人民军队整装再出发的新时代地标。

廖培英分享古田红色文化


在内蒙古自治区,支部党员王婷婷着迷于鄂托克前旗专属的一段关于自力更生、民族和谐、军民团结的草原红色故事。1942年,解放区军民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王震将军的指导下,开凿出井,解决了饮水困难。饮水思源,道出“王震井”的名字,依然会勾起感恩党、感恩革命先烈的情怀。

王婷婷分享牧场红色故事


三、家乡风貌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语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以家乡风貌的变迁为学习路径,致力于讲好红色故事,更加真切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全过程,让红色精神润物无声。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4年再访余村的故事让支部党员丁盈真正理解了“安且吉兮”的含义。十多年来,余村以党带群,党群互助,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指导下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经济。201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已达2.796亿元,真正实现了巨大跨越。

丁盈介绍余村变迁史


举国战“疫”的时代背景让支部党员田燕来到了宁波开明街鼠疫灾难陈列馆,了解抗战时期鼠疫肆虐经过、封锁疫区、防控救扶的全过程。竖立在宁波开明街的鼠疫场遗址纪念碑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大家,勿忘国耻,励志图强。

田燕介绍开明街鼠疫防控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通过开展“四史”主题学习,英语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更加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更好把握住了现在中国发展的大势,进一步牢固树立自己的使命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贯通起来,努力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结合,继续增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引领时代的一流人才。


文案│张飞越

图片│严芸

策划│英语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 上外英语学院